文 | 考拉科技馆 排版 | 考拉科技馆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前不久,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说是记分牌,其实就是一个研发投入排行榜,该榜单囊括了全球46个国家跟地区,覆盖企业多达2500家。
在欧盟公布的研发投入排行榜中,华为以113.34亿欧元的研发资金在国内位居第一,全球排名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盟此次公布的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前十的企业当中,除了联发科,台积电和鸿海精密这三家企业外,剩下的腾讯、阿里、中国建筑、中国石油、中兴以及百度,他们加起来的研发费用总和才刚刚好跟华为的研发投入持平,从这点其实就可以看出华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以及国内其他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的不重视。
说起来在企业盈利方面,华为是远远不如国内的阿里,腾讯的。
在最新的《财富》世界500企业排名中,华为以2018年营收1090亿美元排在第61位,而国内的阿里、腾讯等则是以561亿美元、472.7亿美元排在182位跟237位。
单看营收,阿里腾讯不如华为,但如果看净利润的话,那阿里腾讯则要遥遥领先华为。
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全年净利润只有89.5亿美元,利润转化率仅为8%,而阿里腾讯的净利润却达到惊人的130亿美元跟119亿美元,利润转化率高达23%跟25%
论营收,阿里腾讯加起来才勉强可以跟华为持平,但论利润率,华为却是拍马难及。为什么华为利润转化率如此之低?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华为将自己营收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新技术的研发,所以才让华为显得“不挣钱”。
看完这份数据,笔者感触颇深,像腾讯、中石油、阿里这种高盈利企业为什么不能学学华为,将目光放的长远一点呢?笔者相信,如果这些企业也能向华为一样,将部分营收投入新技术的研发,那未来,当美国在对中国实施所谓的制裁时,肯定不会只有华为一企在独自战斗!
中国缺人才吗?我觉得不缺!为什么中国企业很难跟美国企业相抗衡?笔者觉得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缺少一股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害怕将大量真金白银投入到无底洞般的研发当中,对他们来说,新技术研发有太多确定因素,倘若徒劳无功,那将会给自家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关于新技术研发,目前在国内有这样两种声音,一种是华为的“砸钱”式研发,另一种则是小米雷军的“省钱”式研发。雷军认为,一项新技术的研发或许也可以不用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投入资金也并非越多越好,雷军直言:改变世界的,往往是哪些小公司,苹果、微软也是如此,他们之所以能崛起,并非是凭借大量资金堆砌,而是靠合理资金分配以及核心创意,综上所述,雷军觉得,于企业来说,资金投入占比并非关键。
目前在国内,偏向于雷军“省钱式”研发的占绝大多数,而偏向华为“砸钱式”研发的占比很小,据笔者观察,目前在国内,或许只有百度一家在参照华为路线,意图用大量资金堆砌新技术。
据笔者查询得到的消息,虽然这几年百度的业绩有所下降,但是百度CEO李彦宏却依旧坚持研发高投入,百度每年都会将销售业绩的15.3%用于人工智能跟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研发,这个研发投入占比甚至比华为(14.7%)还高!
“省钱式”and “砸钱式”,到底哪个方案更佳?笔者觉得,这个问题,或许只有留待时间检验,不过,就目前而言,“砸钱式”明显更占优势,华为就是最大的例子。
文章最后,你觉得“省钱”跟“砸钱”两种方案哪种更好呢?
科技自媒体撰稿人,只聊科技,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资讯!